壓力表更換和校驗一一措施和方案
本文通過壓力表更換和校驗理論分析后,提出具體實施措施和方案。從而指導大家根據自身情況,不斷過度到最有效 的壓力表更換和校驗管理模式中。
通過對壓力表更換和校驗的理論分析,找到最有效的管 理模式。然而具體的操作還有一定的困難,接下來我們就討 論研宄壓力表更換和校驗的具體措施和方案。根據目前壓力 表存在的問題,解決方法可分三個階段:
1.第一階段:準備階段
(1)作業區內各個井區統計現場所需用表數量和目前 各個井區實際擁有壓力表數量,然后技術組根據各個井區實 際情況,給每個井區配發壓力表,配發壓力表數量=所需用 表數量*125%-井區實際擁有壓力表數量,保證每個井區實際 擁有壓力表數量是現場所需用表數量的125%。配發的壓力表 量程由井區根據自身情況做出決定。(注:如果作業區庫房 壓力表數量不夠,技術組開具欠條,方便以后井區根據欠條, 前來領表。)
(2)校表規定:技術組下發文件,規定每個月各個井 區向校驗室只有兩次交壓力表的機會,上半月一次,下半月 一次。壓力表校驗室根據各個井區具體情況,排出各個井區 每月的送表日期,下發文件,告知各個井區。
(3)(關鍵)校驗日期退后法:技術組根據理論研宄出 的公式計算得出的每個井區每月校表額定工作量。校驗室以 每個井區每月校表額定工作量為標準,當校驗夠每月額定工 作量表時,剩余表的校驗日期自動向后延一個月。
例如:某增壓站每月校表額定工作量為60塊,1月份交 到校驗室的壓力表為65塊,那么60塊壓力表的有效校驗日 期為2016年6月1日,其他5塊的壓力表的有效校驗日期 為2016年7月1日。
利用校驗日期后退法,可以控制以后井區每個月到期壓 力表數量。經過一年,整個作業區壓力表校驗就進入良性循 環,每個月每個井區的壓力表校驗數量基本上都是平均的、 相等的。對于校驗室來講,整體校驗工作量都均勻分配到每 個月,解決壓力表校驗“扎堆”問題。這個方法剛開始時, 校表工作量肯定較多,等到12個月一個循環進入良性循環 后,每月壓力表校驗數量就變最少。
2.第二階段:工作基本流程
操作流程
(1)井區根據現場情況和設備臺賬,統計出本月需更換壓力表的量程和數量。根據規定時間第一次向校驗室交 舊壓力表。(每月交表兩次,上半月一次,下半月一次)。
(2)校驗室校壓力表,校好后,一面向技術組上報損 壞壓力表數量,一面通知井區領壓力表并告知損壞壓力表數 量和具體明細。例如:損壞4MPa是n塊,6MPa是m塊,,25MPa 是x塊等等。
(3)井區根據損壞壓力表具體情況和井區自身情況, 到技術組開票領取等同損壞數量的新壓力表。壓力表量程由 井區自行決定,這是為了給井區一定的自由度,目的是解決
“滯漲現象”。
(4)井區更換井場壓力表,將井場更換下來的壓力表 和損壞數量的壓力表第二次交校驗室校驗。
(5)繼續重復2的流程。
3.第三階段:經過12個月,每個井區壓力表更換 都進入良性循環
(1)如果一段時間后,個別井區壓力表由于人為原因 出現短缺,例如:壓力表丟失,該井區隊長向技術組發出申 請,說明原因,技術組開具單票,庫房領表,補齊流通壓力 表總數。
(2)如果新投產需要增加用表,井區領導打出申請, 技術組開具單票,庫房領表,技術組并及時告知校驗室,校 驗室計算該井區每個月工作量增加多少,按照增加后的工作 量,控制每個月的壓力表校驗數量。
(3)如果井區用表數量減少,工井區及時上報技術組, 技術組并及時告知校驗室,校驗室計算該井區每個月工作量 減少多少,按照減少后的工作量,控制每個月的壓力表校驗 數量。
通過具體的壓力表更換和校驗的方案,指導作業區的壓 力表更換和校驗工作,使整體效果達到最佳.
上一篇:淺談如何降低壓力表損壞率